1月 302013
 

六、后处理
对线类产品进行柔软、润滑等处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实用性,是制线工艺流程中的关键工艺之一。60年代以前,线类传统的、简单的后处理使出口的棉丝光宝塔线在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遭到多次失败。1965年,行业有关厂组织攻关小组,走访用户、科研单位、外省市同行,研究后处理工艺,经多次试验,改用脂肪醇类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后处理,使缝纫线的润滑性和可缝性明显提高。
涤纶缝纫线投产初,在缝纫机车速4000转/分时,机针温度高达300℃,涤纶线受热熔化,不能使用。1981年,有关生产厂与上海树脂厂共同研究,试制成功SAH-288二甲基羟茎硅油乳液,经过后处理,解决涤纶缝线的可缝性问题。
50年代,制作蜡光线(成品有木纱团、纸纱团)全靠手工揩蜡,劳动强度高。1958年起,经过不断改进,试制成功三道毛刷盘的拖浆刷光机,将4道工序并为一道,代替落后的手工蜡光,但蜡光线因上浆上蜡,加上受热、潮湿的影响,使木纱团外表发霉,影响外观和强力。1960年,工商协作,进行重点攻关,在上海工业微生物研究所的大力配合下,终于研制出BCM防霉剂,使蜡光线的防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60年代,硫化元染料普遍用于线类产品,因染料结构及温湿度影响,染料极易分解成酸,导致纱线发生脆损,强力显著下降,常有索赔退货事故发生,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1965年,由燃化、轻工、商业三部组成全国防脆硫化黑会战小组,研究试制防脆硫化黑染料,上海线带行业也组织技术人员,针对行业产品特点,开展会战工作。经过全国有关单位的密切协作,试制成甲/氯型防脆硫化黑染料,解决了老大难问题。

对不起,评论功能目前被关闭。

020-86795663
孙先生
客服一